时间
返回首页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  
柳氏新闻 | 柳下传人 | 柳氏通谱 | 柳下书堂 | 中华姓氏大讲堂 | 柳氏名人 | 河东柳氏 | 韩国柳氏 | 台湾柳氏 | 海外柳氏 | 其他柳氏
柳氏研究 | 柳氏家谱 | 柳氏祠堂 | 柳氏寻根 | 柳氏墓地 | 柳氏家训 | 柳氏行辈 | 柳氏风俗 | 柳下惠研究 | 柳宗元研究 | 香山文化部落
柳永研究 | 柳贯研究 | 柳公权研究 | 柳亚子研究 | 和圣书院 | 谱牒学堂 | 万姓归宗 | 唐宋遗风 | 京城游学堂 | 曹聚仁研究 | 中华善业联盟
炎黄一脉,万姓归宗! 弘扬祖德振兴家族恪守家训,传承家风!和圣惠公,孔孟推崇; 展柳一家,天下大同!河东世泽启千年,笔谏家声传万古!天下柳氏一家亲,齐心协力修通谱! 中华柳氏宗亲联谊总会 中华柳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中华柳氏商会 中华柳氏文化研究会 中华柳氏书画家联谊会
 
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的背后
发表日期:2013/6/20 新闻来源:天下柳家人
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的背后
王一民
(广西柳州日报)
韩柳关系,历来是柳学研究的老大难问题。意见纷纭,分歧很大,见仁见智,都可以说出一番道理。学术研究,不同观点的讨论,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认识,并可能促使不同意见的最后趋同。
在对《柳子厚墓志铭》(下简称《墓志》)众多不同的意见中,笔者以为,至少有两点是应该获得一致认同的。
一是:韩柳二人交情不同一般,柳宗元临终前遗书,请求韩愈为他死后写墓志,使韩愈很感动。韩愈在《祭柳子厚文》中说:“不鄙谓余,亦托以死,凡今之交,观势厚薄,余岂可保,能承子托。”足见二人相互信赖。
二是:韩愈勉为其难,为柳宗元写作的《墓志》对柳宗元基本上是予以肯定和称赞的。
我们今天写文章来议论这篇《墓志》,很容易对韩有所责难。但如果设身处地为韩愈当时的具体处境着想,就不能对韩愈有太多的苛求。韩愈事先早早就声明了:“凡今之交,观势厚薄。余岂可保,能承子托。”说是为你写的《墓志》很难保证能够完全忠实于您的委托,使你得到完全应该得到的公正评价。也就表明了,为柳宗元写《墓志》,韩是感到为难,心存顾虑的。按照这一思路,可以对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作一些不同于前人推想。
不可否认,《墓志》只是对柳宗元极力赞赏了他的文学成就,而对于柳的为人和功业则没有明显的着力的推崇。只有一个隐约而勉强的说法:“然子厚斥不久,穷不极,虽有出于人,其文学辞章,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,如今无疑也。虽使子厚得所愿,为将相于一时,以彼易此,孰得孰失,必有能辨之者。”把结论留给了后人。而对柳宗元的为人,文章正面又只是简约地写了对刘禹锡的“以柳易播”。但是其却引发出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大议论,为前人所不曾道及的大议论,耐人寻味,值得推敲。这段议论,从“呜呼!士穷乃见节义”开始,至“闻子厚之风,亦可以少愧矣”。中间描述了有一些平日十分要好的朋友,“一旦临小利害,公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而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这段话也就是后来“落井下石”这一成语的出处。细心的读者,如果又用心反复读这段话,就会想到,这段话的背后可能是隐含了韩愈的一番深意的。因为这段大议论用来与“以柳易播”相提并论,完全不对号、不靠谱、不沾边。当时柳与刘已经同在井中,二人一贯以来又完全没有个人间大小利害关第。即使柳不提出“以柳易播”,也说不上是对刘“落井下石”。“以柳易播”只是刘柳二人久经考验,崇尚友谊的休现,如果用现成的“覆辙之鲋,相濡以沫”就符合实际了。文章高手的韩愈为何会有如此疏忽,不能以“陈言之务去”来解释,因为这段议论放在这个地方,既不符合事实,当然就更不符合逻辑。韩愈不具备充足必要条件来假定柳宗元会对刘禹锡“落井下石”,所以是个假判断。试想,在韩愈丰富完备的词汇中,竟然会找不到其他词语而要用不对刘“落井下石”来赞扬柳宗元,岂非对韩愈来说是自我贬低,对柳宗元来说是唐突轻视了。韩愈的文章中几曾有过如此比拟不伦不类的情况。所以,我们后人都可以就这一段文章作一些另外的推想。
当永贞革新濒临失败的危急关头,王叔文又遭母丧,按礼制必须退出政务活动。柳宗元于此时如果出于缓和局势的权宜之计,对王叔文采取了一些检讨、批评的态度,固然也难逃后人“落井下石”之讥,但对柳宗元后来的命运就必定会完全改观。可能还会飞黄腾达,为将相于一时。但就韩愈为后人预设的结论来推敲,韩愈本人是属于认定那是失策,是不值得那样去干的一方的。因而又可推论,对柳宗元始终忠实于王叔文,韩愈还是首肯的。尽管韩愈对王叔文,对永贞革新都可能有些不满。
柳宗元不但也不肯对王叔文“落井下石”,反而借为王叔文母写《王母刘氏志》,用全部篇幅全面推崇王叔文,力挺王叔文。赞扬王叔文作了顺宗皇帝为太子时1`8年侍读,又秉承顺宗皇帝的意志在永贞革新中为平民百姓作了许多好事。这样一来就直接引起宦官、藩镇不满。宪宗皇帝除了王叔文、王伓之外,八司马中最痛恨的就是柳宗元了。以致南宋有个名叫韩醇的评论家就《王母刘氏志》这样评论柳宗元:“岂公作文时犹未悟耶?……意公必悔所不及矣!”其实,是以己心去度柳宗元之腹罢了。
韩愈写《墓志铭》对柳宗元的为人说了一名:“勇于为人,不自贵重顾藉”。对柳宗元不顾自己的安危利害去为人,似赞许又是似薄责。但之后的文字跌宕跳跃、委宛曲折,是经过精心思考才落笔的。韩愈文章惯用微言大义,言在此而意在彼,笔者以为似乎有借柳刘关系影衬柳宗元与王叔文关系的意图,因为柳王关系是不便明说的。
事实上,柳宗元的思想境界,比韩愈在《墓志铭》中表达的要高,柳宗元不仅是忠实于王叔文,更是忠于永贞革新的正义信念。同样,对刘禹锡也不止是出于个人友谊,而是长期交往中又特别是永贞革新中与刘共同总揽外事,志同道合,经过实践考验培植出来的无私友谊。这些事,实实在在说明柳宗元对人对事扎实诚信。柳州4年的政绩,更说明柳宗元忠于职守、忠于他自己以民为本的理想。柳宗元到柳州上任几个月后,就结束了柳州社会长期混乱的局面,立即投入发展生产、赎放奴婢、整顿街市、植树掘井等等利民措施,政绩显著,但柳宗元并不满足。他在一首诗中写道:“愁向公庭问重译,欲投章甫作文身。”就是因为与柳州土著民语言不通,处理公务要通过翻译人员,效率不高、效果不好。所以柳宗元甚至想到,适应土著居的风俗习惯,学习他们的语言,也象他们一样在身上刺上花纹,然后把官服官帽脱了,打个赤膊,去到公众场所,为土著居民现场处理解决问题。也大大表明了柳宗元为人的扎实诚信,勇于为人,不自贵重顾藉的品质。元和十四年(819年)十一月初八,柳宗元在柳州病逝,千余年来,柳州士民对他纪念不衰。他一生的事迹和治柳的政绩,仍有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地方。
 
上一篇:    下一篇:
发表评论须知
·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、法规,遵守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。
· 尊重网上道德,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·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。
·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,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。
·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。
·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,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

请您发表评论,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
网友名称:
*
评论内容:
免责声明:
  本栏转载相关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本身为转载资料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涉及到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。QQ:1746646817 Email:1746646817@qq.com
 柳氏新闻
· 齐心协力兴家族 携手奋进新时代
· 鼠年不易牛年牛
· 发扬三大精神,实行五道志愿!恭贺
· 梦里时时问故乡——凭吊大唐宰相柳
· 柳宗元遗恨长安
· 柳下惠长寿书著失遗考——《素书》
· 柳长忠:中国文字的精气神,让书法
· 柳永《劝学文》:养子必教,教则必
· 心正笔正 人清词清——第二届柳
· 《柳氏名门》捐赠印尼华侨企业家柳
 柳下传人
· 柳下惠“坐怀不乱” 新说
· 护墓老人与柳下惠墓
· 柳下惠著作失传之谜
· 柳下惠家族传千年《家范》
· 中国“私学”先驱柳下惠
· 让“柳下惠之风”劲吹
· 陕西蓝田后裔家谱引发柳公权墓之争
· 姓氏文化专家发现韩国柳氏根在河南
· 莫逆之交的柳下惠与孔子后人
· 中国“私学”先驱——柳下惠
 柳氏通谱
· 《河南日报》:“和圣”柳下惠
· 柳 下 惠 的 长 寿 秘 诀
· 2020年5月30日《澳门日报》
· 柳下惠后裔在京研讨先祖和圣柳下惠
·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参与支持在北大
· “胶东郡望”:十世封侯的高疃柳氏
· 柳氏家谱目录
· 男子自称柳下惠后人来南昌寻同宗(
· 家谱寻根 给自己找个位置(组图)
· 揭开柳下惠家谱之谜
 友情链接
聚韩网 | 中华姓氏大讲堂 | 柳河东集 | 濮阳柳氏文化专题 | 李氏网 | 柳宗元文化专题 | 万家姓柳姓专题 | 中华大族谱

网站简介 | 广告合作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公告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网站地图

天下柳家人qq群81675324

天下柳家人网站http://www.txljr.com

咨询热线13051818154(同微信)